今年以來,港股市場正迎來空前熱度,AI公司正掀起港股上市潮。群核科技(酷家樂)目前看來更有可能成為今年港股大(或受關注)的AI相關IPO標的
1. 公司基本面與賽道對比
-
特斯聯:
-
定位: 城市級智能物聯網(AIoT)平臺與解決方案提供商,聚焦智慧城市(園區、建筑、安防、能源等)的智能化升級。
-
核心業務: 提供涵蓋AI CITY操作系統、智能機器人、智能終端、云邊端協同計算等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。項目多為ToG(政府)和ToB(大型企業)。
-
優勢: 背靠光大控股等強大資本,有大型標桿項目落地(如重慶AI CITY),符合國家“新基建”、“智慧城市”、“人工智能+”戰略方向。
-
挑戰: 項目制屬性強,營收增長依賴大額訂單,盈利周期可能較長,市場競爭激烈(對手包括海康、大華、華為、騰訊云、阿里云等)。
-
群核科技:
-
定位: 全球領先的3D云設計軟件平臺和SaaS服務提供商。
-
核心業務: 核心產品“酷家樂”是國內乃至全球家居設計領域的絕對領導者,提供從設計、渲染、營銷到生產對接的全鏈路SaaS解決方案。客戶覆蓋家居企業、設計師、裝修公司、房地產開發商等。業務模式以訂閱制SaaS為主。
-
優勢:
-
市場領導地位: 在家居設計垂直領域擁有極高的市場份額和用戶粘性。
-
成熟的SaaS模式: 可預測的經常性收入,健康的毛利率,清晰的增長路徑(用戶增長、ARPU提升、產品模塊擴展)。
-
擴展性強: 從家居向更廣闊的建筑地產、商業空間設計領域拓展,市場空間巨大。
-
AI應用深入: AI在設計生成、渲染加速、智能營銷等方面應用成熟且效果顯著。
-
挑戰: 宏觀經濟對下游家居、地產行業的影響可能傳導至客戶付費意愿;向新領域拓展面臨新對手;國際擴張的挑戰。
2. 港股市場環境與投資者偏好(2024年關鍵考量)
-
流動性壓力: 港股近年流動性承壓,投資者對IPO標的的選擇更加挑剔,更偏好商業模式清晰、盈利路徑可見、現金流健康的公司。
-
SaaS偏好: 港股市場對具有高增長潛力、高毛利、可擴展性強、訂閱模式清晰的SaaS公司一直有較好的接受度(如明源云、微盟、有贊等,盡管市場有起伏,但模式本身受認可)。
-
盈利要求: 雖然港交所對盈利要求相對靈活,但市場情緒更傾向于看到盈利時間表或已經接近盈虧平衡的公司。
-
“確定性”溢價: 在當前環境下,投資者更愿意為業務模式確定性高、競爭壁壘深厚、不易受單一項目或政策波動影響的公司支付溢價。
3. 為何群核科技(酷家樂)更可能成為大/受關注標的?
-
SaaS模式契合市場偏好: 其訂閱制SaaS模式提供的可預測性收入、高毛利率、清晰的用戶增長和ARPU提升邏輯,比依賴大型項目的模式在當前港股環境下更具吸引力,風險感知更低。
-
垂直領域統治力: 在家居設計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是其核心壁壘和估值支撐點,這種“護城河”更容易被投資者理解和認可。
-
盈利前景相對清晰: SaaS模式規模化后盈利路徑相對明確(控制獲客成本、提升續費率、擴展產品線)。市場預期其盈利時間點可能比特斯聯更近。
-
市場空間與擴展性故事: 從家居向建筑地產(全空間設計)的擴展,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和持續增長的故事,支撐高估值預期。
-
AI賦能核心業務: AI是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效率提升工具(如AI生成設計、智能渲染),而非噱頭,更容易被驗證其商業價值。
-
潛在募資規模: 作為垂直領域龍頭且有清晰SaaS模式,其估值基礎較高,若成功上市,募資額有潛力成為年內科技/AI領域的前列。
4. 特斯聯的機會與挑戰
-
機會:
-
宏大敘事: “AI CITY”、“智慧城市”概念宏大,符合國家戰略,若有大項目持續落地,能吸引關注。
-
政策驅動: 新基建、數字政府建設等政策是其業務的強有力支撐。
-
資本助力: 強大的股東背景為其業務拓展和上市提供支持。
-
挑戰(在港股環境下的相對劣勢):
-
項目制波動: 大型項目落地周期長、回款存在不確定性,業績可能波動較大。
-
盈利壓力: 硬件成本、項目投入大,實現持續盈利可能需要更長時間,對追求確定性的港股投資者吸引力可能暫時不足。
-
競爭白熱化: 賽道巨頭林立,突圍難度大,需要持續證明其技術差異化和項目獲取能力。
-
估值錨定: 項目型公司的估值模型相對復雜,不如SaaS模式清晰易懂。
總結與展望
-
群核科技(酷家樂) 憑借其垂直領域絕對領導地位、成熟的SaaS商業模式、高毛利率、清晰的盈利前景以及AI深度賦能核心業務等特點,高度契合當前港股市場對確定性和高質量增長標的的偏好。因此,它極有潛力成為今年港股AI相關領域受矚目、募資規模可能大的IPO標的。
-
特斯聯 擁有宏大的愿景和強大的背景,其業務與國家戰略深度綁定,長期前景廣闊。但在當前港股環境下,其項目制屬性、盈利周期長、競爭激烈的特點可能使其在IPO估值、市場熱度和募資規模上相對群核科技面臨更大挑戰。它更可能是今年港股AI板塊的重要參與者,但成為“大標的”的難度較高。
-
“大標的”的其他競爭者: 還需要關注年內是否有其他未披露的大型科技公司(尤其是AI領域,如其他AI獨角獸、或大型科技公司的分拆)突然啟動港股IPO,這可能會改變格局。但就目前公開信息而言,在已明確推進且與AI強相關的公司中,群核科技是領跑者。
總而言之,在特斯聯與群核科技的對比中,群核科技在業務模式、盈利可見性、市場地位以及與當前港股投資者偏好的契合度上更具優勢,更有可能摘得今年港股AI領域大IPO的桂冠(或至少是受關注的那一個)。 終結果還需看具體招股定價、市場情緒以及上市時的宏觀環境。所以,AI公司在后期的盈利表現或將會非常突出。 |